|
眾所周知,申請第二類、第三類醫(yī)療器械產品注冊,需要提交包括臨床評價資料在內的證明產品安全、有效的資料。而臨床評價資料的撰寫,可通過同品種醫(yī)療器械臨床試驗或臨床使用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評價后總結。那么,如何通過同品種醫(yī)療器械臨床數據進行分析評價呢?
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認為,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同品種醫(yī)療器械,國家對同品種醫(yī)療器械的定義,是指與申報產品在基本原理、結構組成、制造材料(有源類產品為與人體接觸部分的制造材料)、生產工藝、性能要求、安全性評價、符合的國家或行業(yè)標準、預期用途等方面基本等同的已獲準境內注冊的產品。
一、收集同品種醫(yī)療器械臨床試驗或臨床使用獲得的數據,這個數據可以是公開發(fā)表的臨床文獻數據,也可以是臨床經驗數據,注冊申請人可依據產品的具體情形,選擇合適的數據進行收集。
二、進行數據質量評價,注冊申請人應將納入分析的數據按照公認的臨床證據水平評價標準(如牛津循證醫(yī)學中心制定的臨床證據水平評價標準等)進行分級。對于不適于進行產品有效性評價的部分臨床數據,如適用,可用于產品安全性評價。
三、建立數據集,注冊申請人可根據數據類型、數據質量的不同,將收集的臨床數據歸納成多個數據集。當然了,注冊申請人也可根據不同的評價目的,進行分別建立數據集,如某些產品的臨床性能、安全性存在人種差異,為評價中國人群使用該產品的安全性、有效性,可建立中國人群的數據集。
四、對數據進行統(tǒng)計分析,注冊申請人應選擇合適的數據分析方法對不同的數據集進行統(tǒng)計分析。就目前而言,多個研究結果組成的數據集分析方法,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。
五、進行數據評價,注冊申請人需要綜合不同數據集的分析結果,評價申報產品是否在正常使用條件下,產品可達到預期性能;與預期受益相比較,產品的風險是否可接受等。
六、撰寫臨床評價報告,注冊申請人在臨床評價完成后需要撰寫臨床評價報告,因為這個在產品申請注冊時需要作為臨床評價資料提交。
|
|